无人清扫机器人守护城市公园绿意日常

2025-07-07

在南京雨花城市公园,常来散步的市民最近发现了一位“新面孔”——它安静不张扬,低调地穿梭在林荫小道与广场步道之间,清扫落叶、处理杂物,还能自主避让小朋友、路上停放的共享单车......它不是普通的环卫设备,而是一位真正的“智能环卫管家”——无人清扫机器人。

随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推进,环卫智能化正在从道路作业延伸到更开放、更复杂的公共空间。公园作为市民日常休闲的重要场所,对环境清洁的要求不仅在于干净彻底,更强调作业过程的安全性与低干扰。设备既要高效完成清扫任务,又要精准识别行人、自行车、宠物等动态目标,避免干扰市民活动。这对清扫系统的感知能力与环境适应性提出了更高标准,而这正是无人清扫机器人的优势所在。

机器人搭载以视觉AI为核心的多模态感知系统,能够精准识别行人、宠物、自行车等动态目标,并在复杂、开放的公园环境中完成高效路径规划。无论是公园小径的边角转弯,还是绿化带沿线的贴边区域,机器人都能稳定完成清扫任务,覆盖传统设备难以触及的清洁死角。依托电子线控底盘与精准控制算法,它可灵活穿行于曲折小道与绿化边缘,稳步完成清扫任务,有效覆盖传统设备难以触及的盲区。同时,其低噪音设计确保了作业过程对市民活动的“零干扰”,为开放空间提供稳定、安静的清洁保障。

此次在雨花城市公园的投入运行,不仅有机器人作为前端作业主力,背后还依托智能云控平台提供全面支撑。平台可实现清扫任务的远程下发、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以及作业数据的动态回传,有效提升运营方管理效率。在实际作业中,系统会根据公园区域特点和作业优先级,动态优化作业路径与任务分配,实现全天候、高频次的常态化清扫。

图片

实际运行中,机器人在雨花城市公园表现稳定、作业精细,尤其是在落叶集中、杂物易积的林荫区域,清扫质量显著提升。借助平台协同,项目有效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实现了清洁标准的持续保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环卫管理提供了高效、可持续的新解法。

雨花城市公园项目的实践落地,不仅让市民感受到更洁净、更安静的公共环境,也为开放式空间的环卫管理探索出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实践路径。在这里,技术不再只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以更温和、更聪明的方式融入日常。未来,我们将加速机器人在多类型城市空间中的应用,用科技的力量守护更多城市的绿色与洁净。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