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基因激活污水智治,伏泰助力青田工业园区打造“污水零直排”省级标杆

2025-08-12

近年来,浙江省大力开展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业园区作为污染治理的重点领域,始终面临管网复杂、监管盲区多、污染溯源难等痛点,传统“人工巡查+末端治理”模式难以应对动态化、精细化的管理需求。

青田县油竹田步垟工业园区隶属于浙江青田经济开发区,总占地面积约为800亩,园区现有企业52家,以时尚鞋服制造为主导产业。今年,青田县田步垟工业园区荣登浙江省第二批“污水零直排区”星级园区榜单,成为丽水市唯一获此省级殊荣的工业区块。

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是伏泰科技携手青田县打造的“青田县油竹田步垟区块污水监测平台”以数字化手段重构“源-网-厂-口-河”全链条监管体系的深度赋能!

伏泰科技依托IoT、大数据、云计算、三维GIS等核心技术,为园区量身打造全域智慧监测平台,以“1张感知网+1个数据中心+1个驾驶舱+N场景应用”的架构,打破“企业-管网-河道”数据壁垒,实现“监测-溯源-调控”闭环,助力园区排水系统各要素全过程的动态监管、智能诊断、污染溯源与综合评价,推动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提升园区水环境质量。

全链运行可视化:从“看不见”到“全掌控”

基于“一网感知”“一企一管”要求,伏泰针对园区800亩范围内的监测盲区,在雨污管网、企业排口、河道等76处关键节点布设智能感知设备,实现“源-网-厂-口-河”全流程、全要素动态监管。在线监测设备如同敏锐的“神经末梢”,实时捕获液位、流量、COD、氨氮、电导率等动态数据,智能识别异常排污。

打开园区三维驾驶舱,“源-网-厂-口-河”各关键监测点的实时数据、预警信息动态呈现,地下管网的走向、管径清晰可见——这是伏泰科技运用三维室外精细实景建模与地下管网三维建模技术构建的“数字孪生园区”,实现管网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

在指挥中心,环保管理“一张图”、企业信息“一份清单”、排水设施“一份档案”汇集于数据互通驾驶舱,让园区污水治理效能从“分散碎片”变“协同高效”。管理人员在电脑前或打开移动端APP就能完成传统需要现场勘查的工作,从问题发现到整改验收,全程线上留痕,监管“无死角”,真正实现了从“脚底巡查”到“指尖掌控”。

污染溯源精准化:从“大海捞针”到“靶向锁定”

以往,排到污水处理厂的水如果超标,很难追溯到来自哪家企业,会影响到下游污水处理的效果,加大处理能耗,给出水水质带来不稳定因素。特别严重的是,有污水偷排入雨水管网通过排口排入河道,造成严重的污染事件,必须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和溯源。

伏泰以大数据+模型构建“监测-预警-溯源-处置-反馈”的标准化流程,让每家涉水企业的污水排放都有迹可循。

当某一节点出现水质异常,入河排污口溯源分析模块基于污染物监测数据、管网拓扑关系,快速生成“排口-管网-企业”责任溯源图谱,自动发送信息告知相关职能部门人员,30分钟内锁定污染源头,有效遏制企业偷排漏排行为——这一过程,较传统人工排查效率提升数倍

入河排污(水)口溯源分析、事件闭环处置

针对鞋服制造业劳动密集、用水集中的特点,伏泰创新开发“园区水平衡算法模型”,通过比对企业用水量与排水量的差值,结合行业排放特性,智能识别偷排漏排行为。

这种“用数据说话、用算法决策”的模式,既避免了“一刀切”式监管,又确保了污染隐患早发现、早处置,让园区管理从“经验判断”迈入“科学精准”的新阶段。

企业监管数字化:从“被动整改”到“主动治污”

在工业园区,企业存在“重效益、轻环保”的思维惯性,加之传统监管手段依赖人工巡查与末端抽查,导致治污主动性不足、侥幸心理滋生。

田步垟区块污水监测平台通过创新企业分类分级管理机制,将数字化监管与动态赋码相结合,将治污责任精准落实到每一家企业。

企业分类分级管理、企业管理一份清单

一企一档:建立企业“环保档案”,整合排污许可、监测数据、巡查记录等信息,形成企业环保画像。

动态赋码:根据企业排放达标率、设备在线率、整改完成度等指标,动态生成“绿码(良好)、黄码(警告)、红码(处置)”,实现精准监管。

闭环管理:对黄红码企业下达整改任务,平台全程跟踪“问题发现—整改—验收”流程,确保环保责任落实到人、整改到位,推动园区形成“政府监管、企业主责、协同共治”的良好生态

从传统治理的“痛点”到智慧监管的“亮点”,青田县油竹田步垟区块污水监测平台的应用,让“污水零直排”不再是阶段性目标,而是常态化、精细化、数字化的长效状态。

伏泰将持续深化智慧水务创新方案,推动更多城市水环境迈向“数字智治”,共绘绿美、智慧、高效新画卷。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